首页区县政协正文

从“惠阳经验”到“贞丰实效”

惠阳贞丰两地政协联动履职,推动中医适宜技术扎根惠民
来源:惠州日报    2025-09-15 10:09:30

  近日,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政协副主席孙志艳率队到惠阳区,围绕“惠阳—贞丰中医适宜技术扎根惠民”主题开展跨区域协商活动。此次活动是两地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东西部协作战略、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惠阳区中医师为贞丰群众义诊。

  自2024年以来,惠阳区政协跨越山海,以中医适宜技术为切入点,在中医药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和科室建设等多个领域持续深化合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培训、义诊、宣讲近50场,服务和培训人员近3000人次,为当地构建起稳定高效的中医药人才“传帮带”制度与平台,通过“惠阳经验”显著提升贞丰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为东西部医疗卫生协作递交了一份扎实的“健康答卷”。

  体验工坊茶饮、智能诊断,汲取基层技术推广经验

  自2024年起,惠阳区与贞丰县围绕中医药领域开展深度协作。尽管两地在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基础条件方面存在差异,但始终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原则,以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中医医疗协作,为两地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在惠阳区中医院“中医药文化体验工坊”,贞丰县政协委员和中医骨干品尝中药茶饮,详细了解惠阳在中医药宣传推广方面的实践经验。考察组还体验中医智能诊断系统,从信息录入到报告生成,流程顺畅快捷。贞丰县民族中医院副院长王希勇说:“这种‘智能+传统’模式降低了群众接触中医的门槛,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新圩镇中心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单位的代表,其中医馆设置了中医诊室、治未病诊室、针灸室、艾灸室、理疗室、中药房和煎药室等多个功能区域,开展针灸、灸法、推拿、外治、内服及炮制等6类10项中医适宜技术,临床有效率达90%以上。考察组重点关注基层中医适宜技术的普及成本与群众接受度,为贞丰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推广收集宝贵经验。

  贞丰县政协委员、永丰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张庆业说:“在惠阳中医团队的帮助下,中医适宜技术逐步在贞丰基层普及,已成为深受群众认可的诊疗方式。”

  在座谈会中,贞丰县“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贞丰县民族中医院原副院长吴光玉详细介绍贞丰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应用,共同探索“中医药+民族医药”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搭建“传帮带”平台,中医适宜技术落地见效

  近3年来,中医适宜技术已成为连接惠阳与贞丰的“健康纽带”,成果显著。据介绍,贞丰县各级医疗机构中医服务能力普遍提升,中医科室建设日益完善,县中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指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2024年,贞丰县民族中医院中医服务收入占比从24.58%提升至27.33%,病床使用率达101.32%,出院患者中医药使用率超过95%。

  截至目前,惠阳区已选派33人次中医专业技术人才赴贞丰基层开展支援,覆盖内科、针灸推拿、康复理疗、骨伤等重点领域。

  在惠阳区的协助下,贞丰县建立“中医专家人才库”与“中医适宜技术教学点”,实现专家技术与本土人才需求精准对接,为中医药人才成长构建高效的“传帮带”平台。多名贞丰医务人员赴惠阳进修学习,例如专项掌握蛇咬伤中医治疗技术,为当地填补了相关技术空白。

  同时,惠阳协助贞丰制定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考核标准、中医诊疗质量控制规范等制度,推动区域内中医药诊疗覆盖率提升30%以上。贞丰县民族中医院康复科、针灸科在惠阳专家帮扶下,完成设备更新、技术拓展和人才梯队建设,已逐步发展成为区域特色专科。2024年,贞丰县基层中医药服务人次较协作前增长60%。

  中医药协作为两地政协联动履职重点

  “惠阳在中医药领域探索的便民模式和创新路径,正是贞丰中医药事业提质增效所需的宝贵经验。”贞丰县政协副主席孙志艳表示。

  她希望两地政协能进一步加强合作,以此次协商活动为新起点,搭建常态化沟通平台,深化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人才梯队建设和基层服务优化等领域的协作,真正将“惠阳经验”转化为“贞丰实效”。

  惠阳区政协主席黄智勇表示,希望两地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持续为两地中医药协作“搭好桥、聚合力、添动能”。

  惠阳区政协将把此次活动达成的共识转化为“任务清单”,协助卫健系统精准对接贞丰需求,在专家派遣、技术培训、远程会诊、科室建设和设备支持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更顺畅、高效地向贞丰倾斜。

  未来,惠阳区政协将把“惠阳—贞丰中医药协作”作为两地联动履职的重点课题,加强在提案、视察、调研等方面的协同,围绕中医药产业发展和基层医疗服务提升等议题,联合开展专题调研与协商,形成高质量履职成果,为两地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同时,积极搭建委员履职平台,发挥政协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组织医药卫生界别委员开展跨区域交流、义诊和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委员专业作用,使其成为推动中医药协作的“生力军”。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许文昌 通讯员张佳坤 涂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