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香政协正文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人民政协75 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宝贵经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之七: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破解城乡融合根本性难题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4-09-26 09:00:42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农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同时,受制于人均资源不足、底子薄、历史欠账较多等原因,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农村距离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只有12年时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也只有20多年时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破解根本性难题、完成最艰巨最繁重任务,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标志着我们党历史性地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了党和国家的优先位置。党的十九大、二十大连续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就是以深化改革解决农业农村底子薄、欠账多、短板突出的问题,以优先发展破解与“三农”相关的不充分、不平衡、不可持续、循环不畅、不公平等经济社会发展根本性难题,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

  以优先发展破解发展动力不足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必须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跃升。”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智库、学者潜在地认为,投入乡村建设太浪费、低效率、周期长,经济上不划算、太浪费。这些说法影响了一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的信心,也是农村发展仍是“最大不充分”的思想障碍之一。理论界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必修课,为算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眼前账与长远账、经济账与政治账提供理论支撑,坚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信心。农业科技投入是长线投资,回报周期长,需要长远眼光和体制保障。要用“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恒心耐心,稳定农业科教体系。以“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战略眼光,推进农业教育面向农村农民。针对农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创新能力弱的特殊国情,采取特殊政策提升研发能力。乡村制度创新要立足小农数量众多的基本农情,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坚持统分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村改革要防止“一分了事”或“一并了事”。“统”的公平正义需要强化,“分”的原始动力仍要尊重。统,不应是垒大户,而是集中力量解决小农户办不了的难事。要汲取“购销服务一放了事、金融服务一放了事、生产资料供销一放了事、科技推广服务一放了事”的教训。

  以优先发展破解城乡差距难题

  城乡发展之所以成为“最大不平衡”,关键在于公共设施和服务的欠账短板较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要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农村社会从自运行体系向城乡互动体系转变过程中,城与乡、工与农、产与销、物质与精神关系更加复杂,当前主要表现为收入、贫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科技、信息化等六个方面的城乡差距亟待解决。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协调发展需要制度创新,主产区付出大量财政补贴,客观上形成“穷省”补贴“富省”,这种补贴方式打击了产粮贡献率高的地方政府抓粮的信心。另外,“进城上学”“进城赚钱”“城市才有现代生活”等重城轻乡思维容易消解人们对乡土文化的价值认同。农耕文明是现代文明的根脉,要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与制度基础,推进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以优先发展破解发展与保护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围绕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等作出改革部署,为系统破解农业农村“不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遵循。一要实现发展观念上的绿色变革。乡村生态宜居不仅为人们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舒心宽厚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还构筑了人们的精神家园和情感寄托。要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保护优先、节约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观念吃透,资源上防止“非农化”“非粮化”冲动,发展上防止金山银山的诱惑。同时必须坚持发展是硬任务,防止原始浪漫、乡土崇拜的理想主义,扎实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二要实现生产方式上的绿色变革。乡村生态是美丽中国建设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防止机械套用城市排污模式,确保植物秸秆、人畜粪便、生活废料中有机质还田循环,彰显乡村生态固有特色与生命力。三要实现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措施细化到每家每户,照顾长久形成的生活习惯,强化内在自觉和天然优势。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态、农民生活良性循环,让生态农业、低碳乡村成为现实。

  以优先发展破除经济循环壁垒

  分配连着生产与消费,直接影响产业循环畅通水平。《决定》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是更为基础性的分配关系,如果在初次分配中出现重大的社会不公正,在政府再分配中就很难加以扭转,从而造成收入差距扩大。要高度关注农民种粮务农积极性与初次分配的关系变化。一要关注农户创造价值与获得利润错配问题。我国绝大多数耕地需要用来种粮,确保农民愿意种、有钱赚,就要避免粮价过低导致“谷贱伤农”。粮价太低制约了种粮对初次分配的贡献,也会强化“非农化”“非粮化”冲动。二要赋能小生产平等分享大市场红利。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循环中,分配是否公平合理,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积极性、社会成员获得社会财富的多少。由于大国小农特殊国情,小农户与供应商、流通商、加工商利润分配严重不均。只有赋能小农户,提升分配环节公平性,才能提高小农分享大市场的红利份额,畅通农业农村经济循环。三要破除产业间互通互利的壁垒。部门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开放与对外开放一样,具有巨大的价值。打通种养生产链循环,推进粮与饲、粮与肉、粮与菜、粮与果等协调发展。打通生产资料供应链循环,发展低成本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打通农业生产与加工产业链循环、生产与营销服务链循环、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循环。四要疏通资本等要素流向乡村的渠道。解决乡村用地难,促进农民对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享。解决农村就近就业难、融资难,吸引社会资本增加农业农村发展投入。解决引才难,建立农业科技优先发展政策体系。解决数字鸿沟,充分挖掘和利用农业农村数据资源的价值。

  以优先发展破解发展机会不均等难题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更加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民生均等。共享发展理念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实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一是树立小农户同步进入现代化理念。在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完善小农户的扶持政策,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二是明确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要求。乡村振兴,是让农村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而不是赶农民上楼,更不是催农民进城。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要留住乡风乡韵乡愁,照顾农民感受,紧盯种粮挣钱、就近就业、就近入学、看病便利等农民急需、普惠性高、兜底性强、带动面大的牵引性工程,久久为功,扎实推进。三是以公平正义为底线构建优先发展制度体系。坚持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土地、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面向农业农村的协调配合,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要更加突出耕地保护、环境保护与乡村发展政策的协同,既要防止资本“跑马圈地”破坏环境,也要防止渲染“资本原罪论”等吓跑企业,将此作为落实政策的双重考核目标。

  (作者张合成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