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香政协正文

对县级政协提升委员视察实效的思考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5-08-27 14:53:00

  委员视察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基础性工作,要构建运转高效、成果丰硕、作用彰显的视察工作新格局,真正让委员视察这一传统履职形式焕发新的时代活力。

  聚焦核心关切,推动视察选题精准化

  精准选题是提升视察实效的基石。要把握焦点,选准切口,在精心用心上展现担当。

  紧扣中心大局,服务发展所需。牢牢锚定县委、县政府的年度重点工作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等核心任务精准设置议题,确保视察建言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提升视察的全局价值与战略意义。

  聚焦民生热点,回应群众所盼。将视察视角对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选取其中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紧迫性的课题作为视察重点,使视察工作真正成为纾解民困、凝聚民心的重要桥梁。

  发挥界别优势,体现专业所长。充分发挥政协界别的专业特色和人才优势,引导不同界别委员立足本领域、本行业,选取专业性强的议题进行深度视察,有效提升视察的深度和精度。

  力求切口精准,彰显政协所能。强化问题意识,针对特定领域、特定环节、特定政策落实中的堵点、难点、痛点进行视察设计,以切口小、指向明的选题,集中委员力量深入调研,深挖问题根源,提出更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创新方式方法,促进视察组织高效化

  高效的组织实施是保障视察质量的关键环节。要打破传统模式桎梏,在方式方法上锐意创新。

  优化组合模式,提升视察深度。大力开展小型化、专题化、机动化的“微视察”。适当安排不打招呼、不预设路线、不要陪同的随机视察,捕捉最鲜活的“第一手”情况。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体平台,开展“云视察”。

  做足前期准备,夯实调研基础。系统收集整理视察主题相关背景文件和材料,提前分发给参与委员,方便委员带着“工具”去视察。视情组织前置情况通报会、座谈会,进行情况介绍和要点解析,帮助委员带着问题去视察。严密制定视察工作方案,保障委员带着“效率”去视察。

  深化互动交流,激发思想碰撞。现场视察需结合观察与提问,引导委员关注细节、主动发问(包括追问),直面矛盾并与人员深入交流以探明实情。视察后座谈需结合讨论与辩论,引导委员聚焦核心问题深入探讨,鼓励不同观点碰撞与融合。处理专业议题需结合情理,邀请专家参与并提供专业解读与分析,以提升视察的专业水准和意见建议的科学性。

  强化过程管理,确保规范有序。建立规范的视察流程和质量控制机制。强调视察纪律,要求委员以良好形象参加视察。明确专人或小组担任视察联络工作,确保视察顺畅高效。及时收集各方对视察组织的意见建议,开展视察质量评估,不断改进视察工作。

  强化跟踪问效,实现成果转化闭环化

  视察成果能否有效转化应用,是衡量视察实效的最终标尺。必须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完整工作闭环。

  精心打造高质量视察报告。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问题根源,写出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实事求是的报告。意见建议是报告的灵魂,必须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力求具体实在,能落地、可检验。区分轻重缓急,提出近期可操作和中长期需谋划的建议。

  建立健全成果报送与反馈机制。根据视察报告内容的重要性和涉及范围,可形成综合报告、专题报告、委员建言专报等多种形式,精准确定报送对象。推动县委办、政府办将政协视察报告纳入督查督办范围。承办视察报告反馈内容应具体翔实,对未采纳的建议需说明具体原因。

  实施常态化跟踪问效与“回头看”。政协机关要对视察成果转化情况进行持续跟踪,组织委员对承办单位的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对落实不力、敷衍塞责的,可通过再报告、再协商或是民主评议等方式持续推动。

  拓展成果转化应用渠道。将视察中发现的重要问题、形成的成熟建议,及时转化为高质量的集体提案或委员联名提案。将视察成果作为政协全体会议、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等的重要发言素材或协商议题来源,提升协商建言的深度和广度。将视察中发现的具有苗头性、倾向性或需要上级关注的重要问题,提炼成社情民意信息,通过政协渠道向上级反映。

  夯实基础支撑,强化履职保障协同化

  提升视察实效,离不开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和多方协同的支持体系。

  提升委员履职能力与责任感。将视察工作能力培训纳入委员学习培训体系,以培训提升委员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建言献策水平。将参与视察活动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委员履职评价的重要依据,激发委员履职内生动力。完善委员履职服务保障机制,为其参加视察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

  发挥政协专委会基础作用。优化专委会组成人员结构,鼓励专委会围绕自身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形成特色和品牌,建立专委会间协同联动机制。

  争取党委、政府重视与支持。县政协党组应主动及时就年度视察工作安排、视察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重要建议等,向县委请示汇报。政协机关要主动加强与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的常态化沟通协调,争取对视察各环节的理解与支持。

  完善工作机制与加强资源整合。明确主席会议对视察工作的领导责任,合理安排委员视察工作。优化政协机关内部人、财、物配置,形成服务视察工作的整体合力。建立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根据视察需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视察或提供咨询,提升视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作者刘云堂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