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香政协正文

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要进一步明确目标要求和实践路径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5-10-14 14:32:5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9月29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深刻指出:“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才能促进宗教和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更具战略性和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引领、指明了前进方向。

  宗教的生存延续,关键取决于其对所处社会及其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和适应程度。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实现“宗教在中国”向“中国宗教”的转变,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以来,各地各方面积极行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宗教界对推进宗教中国化在大的方面已经形成共识,但具体对什么是中国化、怎样推进中国化,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对此,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从政治认同、文化融合、社会适应和传承变革等方面深化认识与实践,明确具体目标要求和实践路径。

  一是要在政治上自觉认同,不断筑牢思想根基。“法运将随国运昌。”政治上的自觉认同,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前提。从历史经验教训看,较好实现中国化的宗教,都必须正确认识和国家政权的关系,确立辅助社会教化的定位,坚持政教分离,构建积极健康的政教关系。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宗教界要始终坚持爱国爱教传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尊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旗帜鲜明地站在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第一线。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只有在政治上同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宗教才能在我国得以健康传承。

  二是要在文化上自觉融合,大力丰富自身内涵。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关键是要“以文化之”。“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宗教中国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实现宗教中国化的文化基础。宗教界要从中华文化丰沛源泉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气派、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宗教文化内涵。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中。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尊重以人为本和忠孝廉节、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伦理,以契合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与价值认同。要积极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现代科学文化,使宗教文化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展现出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和创新品质。

  三是要在社会上自觉适应,积极服务发展大局。宗教作为社会的一部分,要做到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进步同频,努力适应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新变化新面貌。要严守国大于教、国法大于教规的要求,教义教规要与法律精神相一致,宗教行为要与公序良俗相协调,宗教影响要与社会治理相契合,不得干预国家行政、司法、教育等事务。要深入宣传、严格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讲清楚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纠正将宗教信仰与特定民族、地域身份不当捆绑现象。宗教界要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宗教和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促进公益慈善、辅助教化、安稳人心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正能量。

  四是要在传承上自觉变革,切实激发内生动力。“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激发宗教界主动作为、自我变革至关重要。时代在发展,宗教也需要在传承上自觉变革。要因应现代文明,革除陈规陋习,淡化神秘色彩,积极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进程。要支持引导宗教界全面从严治教,不断完善教义教规、管理制度、礼仪习俗、行为规范等,充分体现中国特色、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水平。信教群众是推动我国宗教变革、推进宗教中国化的重要力量。要加强对信教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引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追求现实幸福生活的动力,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宗教只有通过自觉变革,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塑造适应时代要求的崭新社会形象。

  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囿于宗教自身范畴,必须置于国家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执行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深化战略性、基础性、现实性问题研究,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形成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合力,努力开创我国宗教传承新局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积极力量。

  (作者蒋建国系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