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香政协正文

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丨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强大思想武器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5-10-14 14:33:46

  日前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本书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主线,生动记录了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征程上的伟大实践,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为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持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人民政协报特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撰写文章,解读和阐释其丰富内涵、重大意义与实践价值,敬请读者关注。

  ——编者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肩负的使命任务、面临的复杂环境出发,深刻把握党的根本性质和党情发展变化,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集中论述的一项重要内容。继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这一重大命题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进一步全面深入分析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和破解之道,强调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了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明确把“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为主攻方向”作为“九个以”实践要求的重要一项,强调在不断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中彰显大党优势。这些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对于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重要思想,是贯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五卷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三个务必”的重要内容。回顾党的一百多年奋斗历程可以清楚看到,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贯穿党百年奋斗的一条红线,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我们党一百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这是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一系列伟大成就,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史诗的成功奥秘。

  党的历史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也告诉我们,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的,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很容易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要到哪里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丢了。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把“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一大难题,并深入分析其原因和解决办法,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切实解决好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难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确立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始终坚守奠基创业时的初心,坚守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持全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一再强调的一项重大政治原则,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集中论述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卷篇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时,把“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位列第一的根本原因和最宝贵经验。在论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时,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强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在部署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任务时,把“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排在首位的最重要一项。还专门设置第18个专题集中论述了“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的重大问题。

  我们党从刚成立时只有五十几个成员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党员10027.1万名、基层党组织525.0万个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正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事业,这对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持全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实践告诉我们,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党、这么多人口的一个发展中大国,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样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确保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把中国式现代化推向前进。

  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自觉落实到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上,落实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上,推动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如何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五卷着重论述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把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作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一项重大任务进行全面部署,强调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对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逐一提出明确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要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早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就向全党明确提出要克服“本领恐慌”的问题。今天,面对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带来的外部环境深刻复杂变化,面对当前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长期执政的考验和能力不足的危险,如何解决好“本领恐慌”、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大课题又一次摆我们党面前,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改变长期执政带来的思维惯性、行为惰性,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与时俱进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增强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本领,始终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更好担负起团结带领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重任。

  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

  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是对古今中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提醒全党同志要切实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西柏坡时,高度肯定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的“两个务必”是经过深入思考的,确实高瞻远瞩,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全党同志要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无论我们将来物质生活多么丰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丢。

  今天,我们党已经走过一百多年光辉历程,在新中国执政70多年,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但这绝不是骄傲自满的理由和包袱。如何在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如何克服随着长期执政、和平环境、物质条件改善一些党员、干部出现的承平日久、精神懈怠、贪图安逸的心态,始终鼓起应对新挑战、开拓新局面的决心和勇气,是我们党始终要切实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一项无比壮丽的事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闭幕后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新征程上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还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我们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必须始终牢记“三个务必”,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奋发进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崭新华章。

  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和最大优势,是贯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五卷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紧紧抓在手上,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保障。

  但全面从严治党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又清醒指出还存在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等问题,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能打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如何克服一些党员、干部在执政业绩光环照耀下容易出现忽略自身不足、忽视自身问题,陷入“革别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难”境地等现象,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纵深推进管党治党,是我们党必须不断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敢于刀刃向内,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更加自觉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营造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征,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五卷重点论述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一百多年奋斗历程充分表明,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营造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坚持问题导向的结果,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过去一段时间里,管党治党一度宽松软带来党内消极腐败现象蔓延、政治生态出现严重问题,党内政治生活不认真不严肃现象比较普遍,庸俗化、随意化倾向比较突出,一些地方和单位“四风”问题越积越多,政治生态严重恶化,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问题,制定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推动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从政治上认识和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围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入论述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重大问题,强调补钙壮骨、排毒杀菌、祛病疗伤、去腐生肌,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汇聚激浊扬清的强大正能量,使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坚定自觉,标本兼治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严明纪律尤其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以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制度建设,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政治生态不断改善,破“潜规则”立“明规矩”,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促进政治生态山清水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激浊扬清的强大正能量。

  (作者陈理系全国政协委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北京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原主任)